[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关键词:纪录片 法国 2020 性别 lgbt Berlinale 欧洲 塞巴斯蒂安·利夫施兹
四岁小儿对母亲说,长大了我要做女孩。母亲起初当他闹着玩,但他用行动和决心说服了她:性别认同意识不可等闲视之,而是生死大事。性别不再依生物基因决定,人定固可胜天,政治正确更是王道。从不得不面对异数的母亲披露心声开始,到医生与心理辅导角度、当事人与友人的交流、努力争取穿裙子上学跳芭蕾等,处处透视争取接纳、化民易俗的艰辛,并不输于任何硬仗。镜头捕捉一家人并肩面对各种变性挑战的苦与乐,如人饮水,观众竟可感应冷暖而知。详情拒绝以猎奇的名义去深入对性别认同障碍的纪录,也未有强行制造更多冲突;对比着以《女孩》、《蝴蝶》作为代表的影视剧,它在节奏上更为温和。女孩儿在舞蹈教室受到的遭遇,学校的欺凌…都由与咨询师的对话中传达,而作者不想在这里做出任何宣讲和讨论,仅是捕捉她们能有多勇敢,那种付出一生代价也要选择的勇敢。
7/10
山一国际女性电影展-不错,像看了一篇轻盈的特稿,Sasha很可爱。摄影很好,相比起来看国内很多纪录片经常有种是不是为了特别的题材就一定要忍受制作上的缺陷的错觉…………
且不论身份认同的自由选择是否属于天性,种种细节的触觉唤起更多的是对少女的怜悯,尽可能多的的女性细节反会带来更多的对现实的不安,无论个体或是社会在面对性别流动的传统印象遇到的挑战,电影在消费和过度曝光性别转换中的困惑,过早的定性为性别和思维自由的权利延伸到儿童并非道德
很有叙事片的质感
这片子也太好哭了,小女孩太懂事了,让人心疼。令人印象深刻得是妈妈一开始回忆说自己之前带小孩去买小裙子时很在意别人的眼光,但她看到女儿穿上小裙子幸福的样子之后,她突然觉得别人的眼光去他的吧!遇到这样好的父母也十分幸运。并且通过所有人的努力,校方最后也同意作为女孩子上学,即使是在法国,这个过程也如此艰难,真的是太难了
法国纪录片,性别倒错的真实案例,一个男孩认为自己是女孩,幸运的她遇到了从头到尾坚定支持她变性的父母,人生是悲剧还是喜剧,父母很关键#70届柏林第八天第三场
#Berlinale70全景单元/3
很感人,却也感受到一股躲闪的欺骗性… 情绪推进点有些奇怪。
3.5 aesthetically pleasing but just a bit scratch on the surface
同样是拍巴黎之外法国性少数的生活,小姑娘Sasha和《无影无形》中的老人同样动人。Sébastien Lifshitz和他关心的人们,是光本身。
性倒错是Sasha一生的戰鬥,於是父母竭力給她一個青春期之前儘可能包容的環境,讓構成她生活的家、學校、芭蕾舞班的人,認可她“是”一個女孩。壓力主要来自于老師、即將到來的青春期發育。他們為一切可能的敵意做準備。Sasha穿上裙子的快樂和滿足很有感染力,外在和內在終於統一。影片著力在母親身上,展示的不如說的不多,在矛盾非顯性的情況下,也沒有做到靜水流深。
前十分钟泪点频繁,后面开始重复,让人觉得疲惫。因为是纪录片多加一星。
好美好美的纪录片好妈妈好哥哥但是这条路蛮难走妈妈加油
故事的视角锁定在一个小孩和家人遇到的困难,不得不说是个相当聪明的选择,由此避免了许多相关的道德讨论。这一点欧洲导演相比其他地区要明显娴熟不少。
kankule
哪怕是跟大部分人有一点不同的学生,在学校里都会受到质疑和歧视,更别说Sasha这样情况的小孩。片子从最棘手的问题入手,让我再次思考儿童教育。一不留心,一个孩子就可能错过一个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片中的一家人让人佩服。
十年前看《天祐鲍比》的时候很希望借那部片子和妈妈出柜,十年后看到这部觉得好像更合适一些。很羡慕她可以有支持她的家人,愿意为她站出来的妈妈和姐姐真的太暖了。姐姐站出来说愿意陪她的时候差点哭出来。
纪录片可以拍到这么美和动人,制作者真的技艺高超。但想成为女性的萨沙真的知道”女性”的真正意义吗?是镜头里的过家家玩芭比穿裙子跳芭蕾吗?
爱冷
儿童的性别错位是很难平静讨论的事,观众对这部纪录片的反应和Sasha的未来一样,会有同情,也会有许多恶臭。一定会有人言之凿凿:这要是我孩子我就.......幸运的是,Sasha不是他们的孩子,不幸的是,他们可能会生这样的孩子。这或许是一部能改变世界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