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导演说这是anti-fantasy片子,并不是这里好那里坏的二分对立。十分有趣的是,这位‘逃北者’是因为觉得中国治病好,有免费医疗误打误撞才到了韩国。更有趣的是,片中朝鲜的片段是委托导演的外国朋友去拍的。
關於脫北者的故事已經有很多,第一次看“歸北者”的故事。去中國看病結果誤打誤撞被拐到南韓而從此再也回不去北韓從此和父母丈夫女兒分割的女主Ryun Hee,還有幾個和她抱團取暖的因為不同原因滯留南韓的北韓老人。在監視下拍到的北韓片段,看起來好像80年代的中國。而Ryun Hee他們家看起來像是蠻上層階級的,看看她朋友裡那位從小地方來的脫北女生,那個說不想被迫要背誦領導人說話的那個女生。這兩個人能做朋友,說不定被困在南韓的這些年裡,除了覺得南韓的電器比較好以外,女主的心路歷程一定還有別的變化吧?說不定,如果有天她真的回去了,會想把全家人都帶下來?另外還有些關於“南韓為什麼不願意讓這些歸北者回家”“歸北者低調一點是不是更能找到回家的辦法”的思考,篇幅原因不寫這裡了。
不是本意脱.平壤者。要不是治病,在首都也是个体面人,有体面家庭。普通人的体面与否,很难脱离政治……
6.5/10。脱北者想回去见亲人,非常独特且珍贵的视角。“你为什么要回地狱”,这就不是地狱吗?通过他者看见自己。她把亲情放在了第一位,家大于国,国的概念是变动的,只有家是确定的。纪录片可以走得更深,现在这样浅尝辄止太可惜了。
自由也抵不过亲情的例子,其实说的是韩国这几年的社会状况,挺好的素材,拍的一般了
人物刻画细腻而真挚,剪辑也相当从容,可以看出创作者对议题处理的沉稳,组织素材也丝毫没有捉襟见肘感。录音补足叙事的方式并不鲜见,但用得妥帖,没有对当事人的消费,悲情乡愁呼之欲出。不知如何能获得进入朝鲜拍摄的授权,大抵是因为批判南韩的立场吧。后半段果然以点带面,讲述脱北者集体的困境——南北两国首脑会晤带来希望,而每月收到的延期传单又是一记记重锤。政见不同的人也可以坐在一起吃饭,大家都是弱者,都有朴素的爱与怕,都想过上合理的生活。新的一年又到了,伤心的人又唱起故乡的歌谣。#Myvideo#
😭 “柿子成熟时,我回忆起我母亲” 政治从来不应该比人大的,现实是如此糟心
@HKAFF——朝鲜部分挺令我惊讶的,因为比我在网络上接触到和我想象中的平壤都要“正常”,而且身为韩国人的导演不能亲身前往平壤拍摄,只能委托芬兰朋友完成。希望这个故事最终有一个好的结局。
一位真·想回真·曹县的大姐的故事
感动人心的地方有很多。1.和家人用文字沟通时,对准手机的摄像头,越来越快的打字速度,不停颤抖的手机。2.冬奥会冰球馆只想和来自祖国的同胞握一握手却被冰冷的人墙阻隔,一次次冲击也无济于事。3.好不容易等到双方领导人会谈,一群人围在电视前见证这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刻那不是政治,完全是一个人的真实生活。4.被有幸抽中可以见亲人的老爷爷,最终却没有一个可以见的人。5.一个想要回去,一个庆幸从北边逃脱,却成了最好的朋友。
7/10 SIFF2020
自从看了蜗牛星球以后就是这个导演的小迷妹,处理更political的题材依旧有自己的坚持,不仅拍出了议题的深度和复杂性,更多的是人本主义的关怀。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讲得细腻感人又不乏大气。
主人公太有意思了
台版片名《我來自北韓,我想回平壤》
比Nothing to Envy等单一的美式叙事出色很多
一个脱北女人在韩国的人生。抛夫弃子从朝鲜到中国,然后又去到韩国。在韩国七年,却以各种方式又争取回到平壤。这个年岁并不小的女人,总是以鲁莽而欠考虑的方式,过着自己的人生。不过,即使她能回去,她能重拾过去的生活,能重新适应平壤的一切吗?影片中一个同样脱北的女人,她所说的几句话,颇有力量。至少她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像主角那么迷茫。
三星半//非自然地划分了国界 土地可以另分 而作为个体的人不行 这也是一种矛盾 人在作为人的时候既需要对自己的感情负起外在的责任又对自我感情难以做到完全的抑制//因为选题的有趣而来 感受到更多的却是导演在镜头之外对于片中人物真切地记录和关怀//在这个满是政治的世界 想好好做个正常人 好 难
脱北纪录片
非常難得,冷靜大膽有控制,能做到問題意識滿滿又不譁眾取寵的紀錄片真的太少了。
Gargamel
HKAFF2020,佳作。无论是对于这个人物还是她的经历、背景,想象中的哗众取宠的视角非常少,碰上这样的题材能这么冷静太不常见了。制作水平也是绝对的上乘。北韩部分日常得让人很震撼。看完之后开始反思自己看之前多少抱了一些猎奇的欣赏奇观的心态期待这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