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影片的结尾让整个故事的基调上升了几个层次,这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反映二战反映犹太人与纳粹的影片。人性是很美的,当然,人生的际遇变幻各有轮回
从此就喜欢上Adrien那张驴脸了
你叫什么名字? 斯皮尔曼。斯皮尔曼,一个好钢琴家的名字。
波兰斯基凭借此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却因遭到通缉而没去领奖。生活不像电影,生活残酷多了。
“你为什么穿着德国人的衣服?”“因为冷”
谢谢上帝不用谢我,他让我们死里逃生,
百无一用不仅仅是书生还有钢琴家,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一死了之。
如果说它想反映纳粹的残酷,那一点都不算残酷;如果它想反映主角的坚韧性命,那只能说他是运气好;反而我倒挺同情那个最后就他一命的德国人的。。。我想用ridiculous来形容,可以么?
某种程度上可以媲美《辛德勒名单》
那个耳鸣太震撼了。
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不是钢琴家就该躲过死亡,而其他人就理应去死,这故事真没什么值得可以歌颂的。两个半小时中,我多少次觉得这一味苟且偷生的人,死了也罢了,而最该在纳粹中死去的人是安妮·弗兰克。德国军官很值得赞颂
这片子,跟男主角那两抹气质超群的眉毛一样耐看!哈哈
好难过好难过。仿佛就连呼吸的功能的丧失了。 战争来时。任何人的意志都受到扭曲。毫无例外。 从拒绝佩戴袖章到拉着德国军官的裤子求情。 人就这样一步步在战争之中沦丧。 幸好还有音乐。还有艺术的伟大。伟大的艺术。
男主的幸运值已经达到MAX,但是每一个经过二战活下来的犹太人应该都像男主一般幸运才可以。
在影院看,恐惧和难受真是无孔不入。波兰斯基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展现了波兰的二战场景,看似冷静却又是最可惧的。而人活下去的信念到底能有多强大,恐怕不到死神擦肩而过的关头是无法预料的。如果说一部电影能给人信念,那《钢琴家》就是这样。
我偏向认为这是一种全世界对于艺术的无私保护,大音希声,恐怕只有面对艺术人们才难得在价值观上达到类似的趋同。
1.看完只想大声呼叫:生存有理!2.战火中,即使他的双手不再白皙修长,美丽的钢琴音符仍旧从他的指缝间跃动而出。3.影片着力表现钢琴家的悲惨境遇,而他却是犹太人中最幸运的的幸运儿之一。4.罗曼·波兰斯基的镜头下,弥漫着荒凉末世的画卷感。
一边是自我蚕食挣扎的生,一边是目睹他人绝望的死。电影的复杂性不在于正义、苦难或者残酷的背景,而在于战争之中人们依然因其生命的复杂而被左右和控制。所谓宿命,既是命悬一线的咬牙坚持,又是冥冥之中的上天注定。
战争几乎摧毁了他所有的骄傲,废墟中求生的日子里他如行尸走肉,只有当手指掠过琴键,音乐再度在耳边流淌,他的尊严与梦想才再度清醒过来。导演对故事的掌控力简直可怕,情绪传达得相当到位,电影时长两个半小时却毫不拖泥带水,每一次转场都处理得干净利落。前半段主角视角下的难民群像触目惊心。
Zia
最刺痛的是那被直接丢出阳台的坐轮椅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