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黑店狂想曲 》导演新作,怪不得风格这么熟悉。
想让智能干活的人类,想和人类接近的智能,各有自己的烦恼。另外,让渡“烦恼”也会增加烦恼。
完成度极高的科幻小品,集荒诞、喜剧和惊悚于一身。细节丰满、推进不无聊、人物和机器人性格鲜明。在充满幻想的表象背后,又影射和探讨了诸多不可言说的问题。四星半!
m2240:要完美机械还是感性灵魂?人类被更强大的机械驯化,也会很听话。
法国人拍的「科幻片」更接近某种思想实验,着眼点在于科技对人性和社会的异化。但这些重点表现的话题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是基本无感的。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在热内的电影里面算不上太出色,但还是好看好笑的
有点意思
科幻小品,有几个地方还挺好笑的。类似的题材已经屡见不鲜,让-皮埃尔·热内也没能拍出什么新意。
疫情封城禁足语境下的时令之作,一种“复古科幻”,缤纷色彩里面裹挟的科幻想象已经是陈词滥调了,只能作为法式无脑喜剧看,并无新的灵感或批判。1375
很狡猾的科幻舞台剧,可以一看。
又是一则科技隐喻,但是娱乐性非常强。借用推理片常用的密室逃生类型,讲述科技的异化性,非常讨巧,也非常实用。人类和机器人的阵营对立矛盾,人类内部矛盾,机器人内部矛盾,种种矛盾彼此碰撞,就碰撞出了电影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庄周梦蝶就能让智能机器人变为人类,这个可以的,西方还是有进步的嘛,哈哈。
挺有意思的,科幻喜剧小品,稍显冗长,再短点就更好了。如果你愿意,可以不必去思考科技与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及人类的干预,轻松简单看看电影也不错。因为里面预设的问题与个人的答案早已显得俗套,问题总会不断产生,办法也永远比困难多。小女友很可爱,科技点子挺有趣,热内玩得应该也挺开心。
依然典型的热内风格,恶趣味的狂想曲,这次是密室型话唠片。从模仿人类情感、掌握幽默到突破人与机器的界限,反客为主,逼人类出演《直立搞笑猿人》,可最终还是因为对人类的“全面模仿”导致自己的灭绝,十分具有讽刺性。不过未来倒真的可能是人工智能和极右翼人类一起竞争领导权。
多年不拍片的热内大叔,居然拍了一部新类型——科幻段子电影。把自己的前作致敬了遍。有几处笑点还挺奇怪,然而在反乌托邦的大背景下,整体比较疲软。可能是疫情影响吧,表演空间太捉襟见肘了,各种露怯,另外导演曾经钟情的脏奶油色,在数字时代,怎么看怎么腻。
机器人好可爱,这么多角色最喜欢女机器人
有进取心的导演会大胆预测,更会保留自己最擅长的风格又扩大审美追求的半径,比如热内,热内的冷幽默一向会呼应人性:擅长骗炮的男人无法忍受没完没了的情感热身,“只是想跟你上个床,为什么要看你的情感笔记、要聊丝绸绘画跟秋海棠移植”,对房间里的香氛到底是“鲜割草坪”还是“掉在柏油路上的雨点”毫无兴趣;对爱情充满幻想的女人则“我喜欢真实存在的东西,比如西伯林亚铁路”。无论科技再如何发达,未来人类困境的本质并无不同:爱或不爱,真情或假意。跟人工智能相区别的仅只有人类情感,哪怕机器人莫妮卡语出惊人,“阳光下的粉尘令我想起宇宙中新生的星体”,我们都知道只是文体装置擅长模仿。葛瑞格留遗言“一定要记得修理我,我把我们的枕边话都备份了”,也只是程序设计,机器人对人类定罪的理由通常是“保存反映人文主义的颠覆性文书”。
找到了资源,但是不知道好不好看,觉得好看的朋友给我点个赞
色彩饱和度很高,情景剧,时长太长了!更喜欢蔡明的小品,全程都在想蔡明…
Andarta
Jeunet的科幻喜剧,自己编剧制片,没有了艾米莉的可愛精靈,更多的是亂燉混雜……片中的人物全部都很空洞/cliche,兩個年輕人要稍好一點,與之相對的是追求“人化”“人愛”充滿情感的低端機器和時時刻刻都想統治人类的高階AI,這種設置應該是導演所求?與機器及AI抗爭之餘,出現的更多是法式的delire和déconne,很好奇外国人怎么看,只想着恋爱,啪啪和旅游是不是法国人的标志?netflix的卖点?当然对于bureaucracy的讽刺也是辛辣带劲,但力道只有法国人或者法国生活多年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吧。多给一个🌟,因为喜欢这位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