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如此珍贵的纪录片,如此叛逆的先驱们!就算不是最佳,也是目前最重要的关于女同的纪录片。30 年前那个险象环生的伦敦离我们并不远:无论是通过「第 28 条款」禁止学校等机构「推广同性恋」(至 2003 年才被推翻)的保守政府,还是女权内部对于 S/M 等议题的分歧所带来的自我/双重规训(针对「不合规」的姬和她们的性体验的「出警」仍在继续),对于此时此地的观众而言也是日常。看着她们从组建社群、提供安全空间,一直到在议会和公共电视上用行动抗争,是既振奋又伤感的——有些人已打过那漂亮的一仗,有些人却因扬过旗帜而身陷囹圄。
千千万万的女性起来之时,是人类真正的觉醒之日
这么多我们当下依然非常缺失的讨论,几十年前就在伦敦发生过;很喜欢讨论S&M的那个大会;喜欢讲到hiv pass by behavior not by identity;大家都好可爱啊……想到上半年黄盈盈老师公选课第一节课说,我们不选边站,我们讨论。我们真的好缺少一个讨论的空间。
感谢这些敢为人先的战士给我们提供了坐享其成的机会,但要走的路仍然很长
7.5/10,实验性影片,由亲历者访谈、照片、视频和动画混剪而成,虽然摇晃的镜头有些影响观影体验,却是相当珍贵的影像资料;港译为“同志们上街吧”,感觉并不贴合影片主题。涉及的话题、对应的历史和社运不少——性癖与性用品、女权与性解放的社运、派对与毒品、朋克、自我认同与社群、在就业与育儿方面的不平等;但因受限于时长所有话题都谈得太浅。表达手法蛮奇妙的,这些“少数派”中的反叛分子非常值得被记录。片中提及“proper lesbian”和 lesbian s.ex police,在为了与“常态”区分的社群中,群体内部的自我审查非常荒诞且无理。“Slience is death”的宣言在今日依旧有力和有效——正视自我,正视欲望;不是为反叛而反叛,而是因为有值得反抗的事情而去发声去抗争。
“为女性提供一个场所,可以幻想和希望”“我不相信异性恋的世界” 学到了一些科普。以及很感谢和感动。感谢她们的坚持和一直以来的坚韧,感谢她们创造了一个空间,让女性在这里感到安全和释放,感到温暖和力量。
B+/75|很难将其视作一部电影来观赏,也许正如主创所说Rebel Dykes更多的是一项实验艺术。虽然我对女同的历史和文化不太了解,但不妨碍我发现这部作品的有趣和社会意义,全场的女同观众们都看的很嗨,多次在影片中间尖叫呐喊。如她们在影片中所说,她们并不是有一天早上醒来突发奇想决定rebel,而是这社会里种种事件逼迫她们rebel。我直说,每次看完这种影片都觉得自己国家的悲哀,因为不可能存在自下而上的改革,而很多国人想到的也不是rebel而是submissive。#LondonBFI#
QFFM!这段历史需要被记录 身份本身就决定了这一切一定是政治的 当普通大众在混沌之中摸索生存的规则 那些被边缘的个体已经开始尝试用身份和欲望打破规则 be riot be a rebel
Newest2021。蛮有趣的英国女同运动史,尤其围绕着像SM和AIDS这样更小众的女同话题,还蛮inclusive的
贯彻爱与和平。
能呈现出“女同性恋+女权主义者”内部的分歧与统一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个纪录片对女同来说意义非凡。
DOCHOUSE: REBEL DYKES Wednesday, December 15, 2021 21:00 BLOOMSBURY The Brunswick, London, WC1N 1AW 最后的最后cue了一下Vauxhall😄
很难想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我们还在因为片中问题争吵不休
people come people go 革命也是一样
Move me, turn me on, baby-o!疯狂截图 每首歌都好听炸了!it's finally been documented!
remarkable
男性恋:“女同不是女权” “我们女同只能自说自话,没办法和别人交流关于女同”“撒切尔认为钕同婚姻之间是虚假的家庭关系”
Love it!
看似选了个rebel dykes的角度但being dyke有哪个角度不rebel呢?差不多面面俱到聊伦敦女同史,不可避免聊得比较浅。大篇幅讨论SM在女权语境下的争议有点意思,闯议会和闯BBC现场还原笑死。在LGBTQ被G主导的大环境下这些纪录还是很有意义。section 28曾打破少数群体内部的隔离,也离这个时代越来越远了
Säger
好看!很多critical perspectives在当下语境甚至都是缺失的 真的很需要educate ourselves and then "re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