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记录
您还没有看过影片哦
诺兰:“有关。”记者:“请问这部电影和时间穿越有关吗?”
你要真让我说最直观的感受:帕丁森他妈的帅疯了。最后一幕我竟然看出了一种《大话西游》结尾的感觉,《一生所爱》放这儿毫不违和
无聊到根本不想去深究。
。己自了估高也,众观了估高兰诺
诺兰的信条,就像李安的双子杀手,亲手拍出自己导演最不好看的电影。一个纯粹用台词堆砌起来的故事,如果消音,观众能够得到的信息量几乎为零。这点在盗梦空间当年上映之后就一直被业界批评,看来诺兰是听都不想听,还把缺点放更大了。所谓的七国取景,全是些家门口就能找到的地方;所谓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看起来也像普通间谍事件般小打小闹。因为保密演员无法阅读完整剧本,以致许多人表演时只是单纯念台词,自己也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我不配给这个电影打分 真的 我连影评也没看懂
不是一遍能看懂的一部诺兰,但也是在视觉呈现、叙事结构上再赋新意、再造巅峰的一部。从来只有单讲时间逆转和时空穿越的,却从来没有在一个画面里把正向和逆向时间同时呈现的。它如《盗梦空间》的那个折叠城市,首尾完美张合,开头即结局。最后一场大战,将为IMAX观影带来前所未有、目瞪口呆的银幕体验。两男主的相遇,勘为一道恍如隔世的弧光,泪目。看完《信条》你会产生一个这样的念头:诺兰所有的作品,将以《信条》为中心,形成过去和未来的完美交互。它是一个圆点和轴心,也是导演对自己创作理念的终极倒放和正反打。(就不用担心评论剧透了,想剧透可能都无从下手…
罗素兄弟:不能让别人看真剧本防剧透。诺兰:人手一本啊!大甩卖啊!看懂算我输啊!
愈发能感觉出诺兰是一个很自恋的导演,且时刻散发着优越感(没错,他狮子座,这导致他掉进了自己的逻辑怪圈无法自拔。他不是用多好的故事征服你,而是用自己超凡脱俗的逻辑能力绕晕你,甚至让我萌生出被他踩在脚下的压迫感。他之前的几部同类型“烧脑”片其实还有所收敛,这一部就有点放飞自我了,通俗地说,对我等凡夫俗子太不友好了。是的,他的逻辑能力满分,我很佩服且自愧不如,但是我没办法从中感受到看电影的乐趣了,而是倍感折磨,因为我更像是在参加物理竞赛。他没有试图和观众平等的交流和沟通,而是冷冰冰的把这些庞大的信息量拍在了银幕上,你还没嚼透上一句话,下一句话又紧跟塞了进来。所以最后我带着一肚子问号走出影院的时候,我不禁感叹,做个观众太难了,这道题我不会。当然,如果你喜欢被虐,那你会喜欢这部电影的。
对尼尔来说他已经认识男主角很久了,但对男主角来说他才刚认识尼尔。对尼尔来说他们的友情已经走到了终点,但对男主角来说这是他们的友情的起点。尼尔在基辅歌剧院救了男主角一次,在自由港阻止他杀了另一个自己,最后又将他拉出了基地。不仅如此,等会儿他还要再次进入旋转门。这一次他进入旋转门的时候,看不到窗户另一边的自己走进旋转门,因为他这次必死无疑。但他还是进入了旋转门,帮男主角撬开了基地的门,并且为男主角挡了一枪,然后壮烈牺牲。尼尔来自未来,这也意味着现在尼尔还是一个小孩子,很可能就是凯瑟琳的儿子。他要先长大成人,长大后被男主角招募,进入旋转门,然后回到基辅歌剧院爆炸那天见到男主角。他独自在逆时间中生活几十年,然而才陪伴男主角短短几十天的时间就要为他挡子弹而牺牲。而且结局早已注定,不能改变。
看别人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辣鸡编剧辣鸡导演全是漏洞。”看诺兰的科幻片发现逻辑不通的我:“不行不行我脑子都烧坏了等等我得再看一遍。”
“别去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真的被诺兰逼疯了,感觉智商完全下线。和他之前任何一部电影体验都不一样,不是简单玩技术或结构,你必须完全进入到逆世界的设定里,看他把扭转时空和悖论的东西在缜密逻辑和高速爆炸的信息组合后进一步复杂化。第一遍基本只能看看视觉奇观和故事脉络,待多刷后再尝试理清逻辑吧。
诺兰用电影告诉你服用LSD的感觉。TENET不应该直译为“信条”,看完你会觉得这片应该叫”天呐天” lol@cgv明洞
2.5 / 回家路上问了自己三个问题:①这150分钟里除了五方之外有没有任何一个值得记住的镜头或者任何一刻力量感的显露?答案是没有,所以为了五方加一星。②难看的动作戏倒放一遍会不会变好看?答案是依然不会好看靴靴。③诺兰自己信不信“不要试图理解它,去感受它”?我觉得他在最后时刻嗑两个男主的CP时应该是信的。几乎在用每一分钟告诉你:我导演能力有多差,我的视听与文本如何脱节,我的叙事如何没有节奏感,我的人物如何干瘪空余耍酷的姿态,我的概念如何只能以最机械的方式推进展开。全片就是:捉,襟,见,肘,四个大字。
越看越觉得整个电影做到片名T-E-N-E-T的结构,真是太牛逼了。也懂了为啥选德比齐做女主 - 坐在后座,伸腿能打开方向盘旁的车门锁,纵观好莱坞女星也只有190的身高可以了......
诺兰在反人类的“Tenet”中展现出他的技术霸权主义倾向。这种机械性的思维首先体现在他对时间的天真理解上。自柏格森以来我们就知道,空间化了的时间并不是真正的时间,而诺兰似乎只知道用逆转了的动作来展现时间的倒流,他大力打造的特效运动于是实则取消了电影的每一丝时间性。二是他机械性地拼凑着他的叙事体,却对叙述这一最为时间性的动作视若无睹。只顾填鸭式地甩出一个个细节性的名词,却连基本的叙事原则都完全放弃。这也正是他第三个机械性的地方:无论这一套时空规则在物理学上看上去有多么精致,在时间与人类交接的哲学问题上他却较以往更加苍白。时间颠倒而产生的逻辑问题以及因果倒置后对顺时生活的人类有什么影响,他丝毫不感兴趣。这一切不由得让我祈祷,有朝一日科学家真的研究出颠倒时空的技术之后,坐在按钮后面的千万不要是诺兰本人
诺兰在新片中又玩了一次“魔术三步骤”,把视觉奇观和超高速的叙事节奏作为障眼法,掩藏住了那些本该显而易见的伏笔,到了后半程才逐一揭晓。看完电影才发现片名的精妙之处,整个叙事结构也是TENET式的,这个太妙了。整体类似于《盗梦空间》,用007、碟中谍式的间谍动作类型元素为“量子逆转”的科幻概念做框架,至今仍然高度保密的全片高潮戏我是张着嘴看完的。
只能算看过,好比小时候看了一眼奥数题,然后交了一张白卷给老师。
怎么讲,理解剧情确实要废一些脑子,但问题是,整部电影里没有一个人物可以让我 care enough to 动脑子……
mirai
看完电影出来下楼差点走了上行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