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吴宇森
主演:梁朝伟 张学友 李子雄 任达华 甄楚倩 袁洁莹 鲍起静 吴宇森
关键词:吴宇森 梁朝伟 香港 张学友 香港电影 动作 黑帮 李子雄
细荣(李子雄饰)、阿B(梁朝伟饰),辉仔(张学友饰)在石殎尾陡置区一同成长,三人情同手足,虽然各人家境贫困,年轻的心从没有失去对将来的幻想与憧憬。阿B因要与女友小珍(袁洁莹饰)结婚,众人各出奇谋为阿B筹钱。辉仔借来高利贷途中被劫,辉仔负伤往婚礼。及后,阿B与辉仔往复仇而误杀废强,细荣众人遂到越南逃亡。其时西贡市长外弛内张,对众人来说便是炼狱,更遇上越共刺杀越南政要,细荣遂决定要拼死捞一笔钱才离开越南。细荣远亲中、法混血儿阿乐(任达华饰)是职业杀手,阿乐得悉越南恶霸梁源盛在夜总会有黄金交易,遂与一众里应外合,激战后把黄金抢走,阿B为拯救一位香港女歌星陈秀青而险丧命……吴宇森巅峰时期的野心力作,对详情乱世人漂萍,兄弟情惨烈。吴宇森本人最中意的片子。
这正是我所怀念的80年代香港电影,比任何华语大片还大片。
影片不惜用了大量的情节来表现阿B、辉仔的重情重义和细荣的重利薄义,使之夸张而体现深深的差异,在机枪炮火流弹硝烟中,兄弟之间的情义与背叛同时展现出来,这就是吴宇森,爱情永远只是配料,兄弟情才是主菜。认同了张学友的演技..虽然他在后来的影片中,表演太多雷同。
吴宇森最好的电影,有点史诗的味道了。
影片英文译名“头颅上的子弹”更能贴切表现主题,而全片主角其实是张学友~~
学友哥的表演拿捏得比较到位
22年前的港片。兄弟、女人、枪战、追车、爆炸…典型吴宇森电影。感觉吴宇森玩得真是太HIGH了。直接上越战戏,子弹炸弹群众演员跟不要钱似的往上弄。电影对战火中的越南时局与兄弟反目成仇的刻画相当深刻。三位男星演技均佳,张学友尤其出色!赞!但主人公不死定律以及狗血剧情让电影显得虚假做作,遗憾
这片子虽然很傻,是吴宇森最好的片子。枪战和战争场面,兄弟义气、英雄主义。张学友的演技亮了,梁朝伟的影帝气质开始显现。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之下,小人物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为了活下去,杀人身不由己。不懂爱的男人冷血残酷贪婪背叛是早晚的。就连刚认识的任达华也有情有义出神入死,可见交友需谨慎
补遗,VCD时代,港版《猎鹿人》,吴导钟爱的男性情谊最淋漓尽致的一次。
吴宇森出品。动作场面火爆,真实而惨烈。兄弟间恩怨情仇,比起《英雄本色》式的英雄片有着更为深刻的反思。片子的最后又穿插剪辑进年轻时三人自行车的片段,很感触。
本片以六七暴动为背景,真实再现了暴动现场,但男主角梁朝伟仅仅是碰巧在场,他的旁观者视角表现出与这一事件的疏离,背景真的只是背景。这样的处理在之后越战民众抗议现场再次出现,其中一个镜头隐喻了某年北京的一幕。似乎除了呈现运动的暴力与非理性,导演并无深意。片中居民区即导演年少所居石硖尾
现代版刺马,翻版猎鹿人。戏里学友哥最出彩。
开头很燃,然后嗅出残酷青春味,逻辑有说不通的地方,但最终悲剧色彩盖过一切。六七暴动的背景很新奇,很多人物出场之后再没交代。细荣的性格转化得太快没有说服力【我的子雄叔叔才不是那样的人哼!←有病】袁洁莹真好看,张学友真悲剧,但他俩都不及被迫亲手做掉自己两个最好朋友的时年28岁的梁朝伟。
张学友为我们奉献了影史上最疯魔的表演之一,于火光之间土崩瓦解的兄弟情义,乱世中小人物命运的沉浮。吴宇森的自传体电影,他将少年时代的动荡记忆,融入到这部电影中去,混乱的越南和香港,蚂蚁都能杀死大象。
他们当年真是年轻。
撞车结局版本太画蛇添足,是纯粹为了将情感再次推到一个难以置信的夸张程度。片子野心真大,也真自大,基本上是吴宇森电影美学思想缺漏的大爆发,有片段无内容,是对兄弟的图解化理解。但还是拍得好,每一段都生气灌注
在暴力美学之外,吴宇森试图将这个关于友情贪婪和背叛的故事溶于乱世的大背景中,但这反而使这片子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滥用的慢镜和杂乱的分镜,还有过于夸张的癫狂和散碎无序的剪辑,远远不如那些更纯粹的暴力来的快意;唯有片尾处自行车和汽车的蒙太奇很是美好而绝望。
7.5/10。家境贫困情同手足的三人到越南闯荡却因一人A迷恋一箱黄金而导致渐行渐远(因为对A来说金钱变得比兄弟情更重要)直至反目成仇。几段暴力美学枪战依然处理(声效剪辑调度等)地很好,比如军人们扫射珠宝铺、酒吧大战越南恶霸梁老板、三人在俘虏营大战越共等。但摄影质感太粗糙(粗糙画面并不适合该片的故事基调),而且由于影片想强行把三人的小故事与越南战争的大故事结合起来(但又探讨的完全不深入)导致该片有不少累赘剧情。
南亚地区太恐怖,兄弟厮杀真经典!
宇宙塑胶魔怪
张彻《刺马》。阿荣这个人物太脸谱化,张学友的表演太过,其实我倒很喜欢梁朝伟的表演,可惜此片之后伟仔就被王家卫定型了